位于济南长清区万德街道灵岩村的大佛山

大佛山景区门口
看资料得知,灵岩大佛山景区始建于2007年,规划地面为5平方公里(约合7500亩)。
是灵岩村村委会以集资共建的方式开发修建,是一处优美的自然环境集旅游观光、文化体验、户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景区。

购票上山,门票38元,上山区间车30元,一座不知名的小山这么贵的费用,不知惜财的女儿为什么强力推荐来这儿,有那么刺激吗?
坐在车里吹着初夏的风,大口呼吸着山里清新的空气,脱离考试苦海的老赵忍不住赞叹“太舒坦啦!”
还在兴奋之间,区间车已经来到登山中转站,只能意犹未尽下车,登山吧。

爬山的路是依山势修建,途中奇形怪状的山石上,都刻有鲜红色应景的文字,每爬一段还有一处观景台可以眺望山下景色。这些文字和观景台让枯燥的登山不再那么无趣,在拍照赏景的时候也缓一缓体力。



老赵和女儿还时不时“戏精”上身来一桥段,伴随欢声笑语也没觉得太累。




不知不觉云梯出现在眼前。扶摇直上的白色梯子在青山中分外显眼,让人产生立刻去征服它的冲动。

大佛山
远处山峦就如仰躺大地上的一张大佛的脸,自东向西是下颌、嘴巴、鼻子、眼睛和额头。

来到云梯下,女儿要求率先登梯,笑称掉下来有老爸接着。说笑着刚迈上一只脚,一顿,突然收回,转身回走两步,弯腰捡起什么扔到山沟里。我正诧异,老赵已经向女儿伸出手点赞,原来是处理一块硌她脚的石子。





女儿一直仰头看着眼前的阶梯走,一眼也不敢扫一下脚下山涧,嘴里还喊着“妈,别拍啦,小心手机掉下去!”
爬个云梯,爷俩嘱咐看好手机已N次,我调侃他俩:“貌似你们更关心我手里手机啊?”
女儿说:“是因为你更关心手机,还不是怕你新手机没新鲜够,奋不顾身救它。”
细品甚服气,我的手机可是家里最贵的家用电器啊!
刚开始还逗着嘴,爬了两段天梯就汗如雨下,心脏随时都会呼之欲出,气都喘不匀,话都懒得说,哪还有时间体会怕啊,只有累。
就这样,走走歇歇,慢慢熬上了山顶。

远处塔是灵岩寺

山不高,虽没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但山下景色尽收眼底也很美好。


来到山顶,我们沿山脊一路前行,在这个山头和那个山头之间,不是连着吊桥,就是玻璃栈道。






吊桥对我来说还好,只要不晃动轻轻走过去就行。
玻璃栈道对我来说有点难度,尤其恐惧玻璃的透视感,幸亏有龙门山玻璃观景台的经验,山涧也不算太险峻


拍完照,经过一片树林,来到下山天梯。
下山的梯子,不再窄小曲折蜿蜒,但还是直上直下的陡峭,向下一看如站在南天门一般。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不无道理。我总结是上山累心脏,下山伤膝盖。望着眼晕的下山天梯,为避免膝盖和大腿受伤,女儿想出了左侧下,右侧下和双腿外翻螃蟹下,三种下山法。
别说,这三个方法交替使用,不但有趣好玩,笑闹间不知不觉就到了山下,而且一点也没感觉到腿疼。



在车上等了会儿,我们与一个年轻女孩和父母,一个小伙子和3个家人一起坐区间车下山。在车上,听小伙和家人介绍灵岩村和大佛山投资建设情况。原来,景区是拒绝一个搞投资人的承包,村民自己集资共建的。
灵岩村村委会和村民是聪明的,靠山吃山,只有他们不放弃赖以生存的大山,大山自然会回馈厚报,而且是世代相传。

远观下山天梯


下山路途中,在临近景区门口处,有一檀抱泉,是包括在大佛山景区门票中。我们是回到景区停车场开车回来看泉的。

大佛山确实有点冷清,那么大景区一下午就接待了三伙人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