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的老家,距离祖屋大约一公里处,有一处原生态的栗子园。
果园四周被流向海州湾的龙王河及其支流环抱,形成了一个沙土地的孤岛。
在这片原生态的孤岛上,从五六十年代开始,原公社(现在已撤乡并镇)牵头大量种植了板栗树苗,间杂着种植了山楂等其他少量果树。慢慢形成了一大片、约有数千亩的比较原生态的园艺场。

小的时候,那里就是我们一般大孩子的神秘乐园。

因为园艺场栽着果树,就一直有人看守,园林四周还用槐树等带刺植物的枝条做的围挡围了起来。
园子很大,但是靠围挡是挡不住我们这些淘气的孩子的。
夏天时我们会趟过河水,爬到围栏处,用棍子捅开一个大洞,然后小心翼翼地钻进去。
因为栗子树很矮,加上少人打扰,在那里可以捉到好多傻傻的、不知道飞的知了、二蝴蝶(非常小的一种蝉)和刚爬上树、没有褪壳的蝉(我们这里叫知了猴)。装满一大袋子后,就再从洞口爬出来,结束冒险之旅。



那些年,园艺场也栽了好多草莓。我们也偷偷吃了不少。刚开始还不知道那种红红的、又酸又甜的果子叫草莓。只知道红红的、很好吃。吃不完,就装在口袋里带回家,结果经常把口袋都染得红红的。

园艺场的栗子树由于栽在沙土地里,因而成熟的栗子很沙、很甜。但这个我们是没法检到的。因为在栗子收获的季节,公社看守得格外严。
我们这些半大的孩子,是没有机会去检到的。只能让家里通过在园艺场做工的同村人,买点回来煮着吃。
那种香甜的味道,到现在还记得。但是现在在街上,感觉已经很难买到那样味道的栗子了。
时隔三十年后的一个秋天,趁着栗子成熟的季节,我带着几个朋友驱车,一起去了一趟这个记忆中的儿时乐园。看到了大片的栗子树还在,只是长得更高、更密了。园区的感觉还在,大体还是过去的感觉。

但唯一遗憾的是,一条沿海高速公路从栗子园旁穿行而过。南来北往、呼啸而过的车辆,打破了我记忆中小时候园区的那种宁静。
那一天,我们每个家庭都花了一些钱,亲自动手,拣了好多栗子回家。

回到家后,我急不可耐地煮了一些来尝。但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记忆中那种香甜的味道了。
不知是种植方法的问题,还是我们生活条件好了后,嘴巴变得刁了。
回过头来看,无论过去的物质条件是多么艰苦,我们儿时记忆中的很多东西总是那么美好。
特别是年纪越大后,越容易回忆过去,觉得小时候的一切都是那么让人难忘。但现在一切都如梦幻一般,一闪而过,让人唏嘘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