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之滨的山东青岛崂山简介

时间:2024-09-26 10:40:04

在青岛市东部崂山区境内,有著名的崂山风景区。

它成山很早,由坚硬的花岗岩经大自然的长期剥蚀而成。山势东峻西坦,兼有山、海、林、泉之胜,自古便有“神仙之宅,灵异之府”的说法。

又因山上怪石嶙峋,岩壁峥嵘,加上山水旋谷,澡流四泻,具有挺拔雄奇、秀丽飘逸的特色,为内地名山所不及,故又有“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之誉。

崂山奇峰迭出,秀水纵横,风景点不下百处,古迹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还有著名的崂山十二景,景景美若仙境。

到崂山游玩的人常常喜欢先看九水。

关于九水的名称,最早见于明代的游记。这里山有九折,水有九曲,水作龙吟,石同虎踞,佳景迭出,目不暇接。

人称“九水水九曲,曲曲穿幽谷,四周山色青,两岸松树绿”,是崂山景色中最秀丽的区域。

九水分两支,南支称为南九水,山舒水缓,林幽壑美,山水流经九水村,村中遍植樱花,每年春回大地,樱花绽开,一片雪白。

北九水景区

北支称为北九水,又有内九水和外九水之分。自北九水疗养院到鱼鳞瀑一段为内九水,长约三公里;自大劳东菊湾到北九水疗养院的为外九水,长约十余里。

内九水水流湍急,外九水流长势缓,风景各异。外九水的六水骆驼峰,山形极象骆驼,为崂山奇峰之一。内九水的七水鱼鳞口,人从涧底过,仰视巨岩悬空,摇摇欲坠,动人心魄。

由此迂回前行,向东一转可见一瀑布高悬数丈,凌空跌落入碧池,起浪花状如鱼鳞,故得名鱼鳞瀑,亦称潮音瀑。

再往北去,还可到达蔚竹庵,那里竹树掩映,环境幽静,很早就有人在此留下了“峭石开青壁,嶙峋不记年。叩门惊宿鸟,隔涧听流泉。树老含秋色,峰高入暮烟”的佳句。

崂山的水不仅美,而且喝起来甘冽醇厚,清爽可口,沁人心牌。闻名中外的崂山矿泉水以及用它酿成的青岛库酒修萄酒,既是具有独特风味的上好仗料,还能治疗不少疾病,深受人们的欢迎。

风景秀丽的崂山,由于地偏海滨,岩谷幽深,历代在此修建了不少道观和佛刹。

其中建在崂山东南部的太清官,亦称下清宫,殿宇宏丽,古朴深幽,为崂山中群院之冠。

引人注目的三官殿前,有数百年至上千年的银杏,耐冬、汉柏、龙头榆等屹然挺立。

相传我国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撰写《聊斋志异》时,曾多次来到崂山,宿于太清宫,在神像侧旁借得一席之地,每晚就着萤火般的油灯,伏案挥笔写下了《香玉》、《崂山道士》等动人故事。

据说《香玉》中的“绛雪”,就是以三官殿前的两株耐冬为题材发挥作家丰富的想象力而塑造的。

这种树冬季开花,艳红似火,确有几分象俏丽的红衣女子。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在靠近这两株耐冬的厢房里,陈设了从《聊斋志异》中抄录来的神话故事,此情此景,令人浮想联翩。

太清宫西北三公里处是上清宫。每到春季,玉兰、茶花、牡丹繁花似锦,香气四溢,景趣迥然。

此外,以“海上宫殿”著称的太平宫,号称观景揽胜最妙处的华楼峰等,亦各有妙处和奇观。

由于崂山景色绝佳,道观佛刹、名胜古迹甚多,因而关于崂山名称的由来,也有许多不同的解释。


古书中多以山的深广险峻登山者劳来解释,而明代顾炎武看到崂山上的一些古迹后却别有见解,他在《日知录》中说过,因崂山在海边上,素始皇几次登山临海求仙时,前呼后拥者无数,使当地百姓倍受劳累,十分苦恼,故名劳山。他这种从关心人民疾苦出发所作的解释,颇有新意。

到崂山,只有登上崂山顶,方能真正体会到崂山巍峨雄伟的气势。

站在崂山头,俯瞰大海,波涛鼎沸,声如雷鸣;极目远跳,奇景尽收眼底。

这里还是观赏海上日出的绝佳处,当一轮红日从海天相接处喷薄而出,万道霞光给山、海镶上了金边,真是气象万千。难怪有人说:“不爬崂山顶,游山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