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桂林北部,距市区110公里,地跨兴安、资源、龙胜三县,面积为17008公顷。猫儿山因山形酷似猫而得名,它是南粤五岭之一越城岭的主峰,海拔2142米,为华南最高峰,号称“五岭绝首,华南之巅”。美丽迷人的漓江、资江、浔江发源于此,为三江之源。保护区于1976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99年被纳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保护对象主要是三江源头、野生动植物及森林生态系统。

随着山势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猫儿山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呈现出不同的植物分布。海拔500米以下,是大量毛竹种植区;海拔500——1200米以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阔叶人工林为主,典型的植物有毛桂、榆木、酸枣、山合欢、青钱柳等;海拔1200——1800米为落叶及常绿阔叶混合林,有光皮桦、华中山柳、兴安马银花等;1800——2000米为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阔叶针叶混交林,如常见的亚热带耐寒植物和温带针叶阔叶植物,有青冈栎、假地枫皮、资源木姜、华丽杜鹃、厚叶杜娟、北汇杜鹃、美丽马醉木和尖尾筱竹等;2000米以上为山顶灌丛矮林,主要是一些温带植物,如豪猪刺、灯笼树、西南山茶、猫儿山杜鹃、红果树、吊篮龙胆等。猫儿山年平均气温14℃,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全年皆适合旅游。
穿越线路
猫儿山的穿越路线有两条,一条是沿33公里长的盘山公路到达山顶,沿途可经过大部分的景点,但景点之间是漫长的公路徒步,甚为枯燥。第二条路线是沿十里大峡谷徒步穿越,一路披荆斩棘,攀岩溯溪,缘峡谷而上。若非经验丰富的驴友,请不要贸然尝试。1996年两位农民在“仙愁崖”发现了1944年坠毁的美国B24轰炸机残骸,使这架神秘消失了半个世纪的飞机,重新浮出水面。这也使这条穿越路线带上了一些探险的味道。下面分别对两条线路作详细介绍。

公路线路
从山脚下的高寨村沿公路徒步至山顶,全程大约33公里。如果按照3公里/小时的速度行进,至少需要11个小时,加上休息、欣赏风景、拍照和吃饭总共要花费12-15小时。当地向导沿公路登顶的时间是10-12小时。如果计划沿公路徒步至山顶的话,需要根据自已的身体情况,量力而行,合理地分配体力,必要时考虑在野外露营。

可能是由于缺乏经费,许多景点的标志牌都不明显,很难被发现,特别是开车上山非常容易错过,有的景点路牌只有一面,仅下山可见,上山只能看见一些标语,还有的景点身处浓密的山林深处,路口特别小,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半山腰有检票处,如果从大路走,是不可能逃票的。如果找个本地导游带路,他会带你走一些小路,可以节省时间。小路的出入口大都非常隐秘,如果没有向导带路,很难发现。向导一天的价格约50元。
景点之间的距离:高寨——(1公里)山门——(8公里)竹海梯田——(3公里)珍惜植物园——(2.5公里)杜鹃林——(2.5公里)老山界——(6公里)铁杉荟萃——(8公里)顶峰。
十里大峡谷穿越线路
从十里大峡谷徒步穿越溪谷瀑布、原始森林、悬崖峭壁到达猫儿山顶峰,需要的不仅仅是满腔的热情,更要有良好的体能、丰富的野外生存经验、专业的攀岩和保护技巧,以及周全的穿越计划和必要的救援措施等,每一项都不可或缺。

穿越的起点是距离高寨村1公里的红军桥,中甸是铁杉荟萃景区,从这里再沿公路徒步至山顶。因为这一段线路不属于旅游线路,尚未开发,且人迹罕至,很多地方需要自己找路,甚至开路。另外,有些地方需要攀爬角度陡峭的巨石,如果没有假设路绳保护,徒手攀登十分危险,需要有一定的攀岩技术,另外还需要准备绳子、安全带、保护器、上升器、岩锥等专业器械。所以,强烈建议雇佣当地有经验的向导,并且有攀岩专业知识的领队一同前往。穿越十里大峡谷时,一旦上去就很难下来,要有足够的准备,比如一旦遇到危险情况,该如何应付。这里着重介绍一下准备工作和一些在穿越途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一般来说从这里十里大峡谷穿越至顶峰,需要2-3天的时间。食物、水及药品要按照3天的量准备。
队员
集体穿越是考验团队合作精神的好机会,相互合作,彼此支持,共同安全地到达目的地试一次成功的穿越所要达到的目标。所有参加的队员,彼此之间应当有所了解,按照每个人的能力和特长分别安排工作,如:开路、断后、扎营、升火和做饭等。还应当选举出一位队长,关键时刻需要服从命令。保持统一的队形,避免因队伍拉得太长,导致队员走失。依照每个人的体力和性别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分配背包负重,是队伍的行进速度保持一致。

体力分配
在活动刚开始时,要控制兴奋的情绪,不要走得太快。一般而言,每行进半小时休息5分钟。全程保持匀速,掌握节奏,按照计划休息和进食。根据队员的实际情况调整计划,避免体力过分透支,保留体力。

方向
出行前尽可能全面地搜集猫儿山的地图等资料,可以向测绘局和当地林管站寻求帮助。携带指北针和海拔表,最好佩戴有上述功能的手表。如果未进行充分准备,且对当地情况知之甚少,最好雇请当地向导。
防水
行程的大部分路段是沿河谷溯溪而上,且山中潮湿多雾,应当对防水问题有所准备。帐篷应当选用防水性比较好的三季帐篷。背包要配防雨罩或大号的塑料垃圾袋。准备具有防水透气功能的冲锋衣裤,高帮徒步鞋或者登山鞋最好有防水功能。

饮水
虽然峡谷中水源并未受到污染,但应当在过滤、煮沸之后饮用。林区禁止野外用火,但在远离树林的开阔谷地,可以用石块垒灶做饭。注意离开时要用水将火熄灭。
露营
在河谷中露营,选择比较平整的营址比较困难。尽量不要在河畔扎营,特别注意在睡觉的时候有没有下雨,如果下雨,立即向地势较高的地方撤离。在雨季,河谷中经常会爆发山洪。
环保
原始森林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山谷的溪流中经常会发现娃娃鱼等保护动物,千万不要去捕捉或打扰这些生物。夏天,穿越竹林的时候,要注意防蛇。另外,蚊虫多,应多带些驱虫剂。产生的不可降解垃圾请带回有垃圾处理能力的地方,可降解垃圾应及时填埋。
药品及营养
带些蛇药、 风油精、红花油。野外穿越,体力消耗大,排汗多,人体容易出现盐分缺失、电解质失调、营养不足等现象。准备些含盐,葡萄糖及维生素的饮料,随时补充。
保暖
穿行于山区,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会降低。平均每升高1000米温度就会下降6℃。根据时节,选择需要的衣物。另外,要携带备用衣物,棉质衣物打湿后很难干,穿着湿衣服,身体很快会失去热量,容易着凉。在攀登比较陡且高的岩石时,要让有攀岩技术的人先爬上去,架好固定绳索,其他队员才能用上升器等器械安全地爬上来。在第二天的行程里,特别是接近B24美轰炸机失事地点的一段,岩壁非常陡峭,攀爬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公共及个人装备
除了上面提到的需要特别准备的器材,其他公共及个人装备基本与一般户外活动差不多,但不要携带过多的物品。上山之前要检查,精简一遍。
景点之间的距离
高寨——(1公里)——红军桥——(8公里)——仙愁崖(B24失事点)——(1公里)——铁杉荟萃(8公里)——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