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城演武厅是北京仅存的一组特色鲜明城池式武备建筑

时间:2024-11-18 10:38:22

北京团城演武厅位于香山脚下的红旗村。经过近四年的修缮,于2022年9月27日恢复对外开放。团城内七处建筑空间作为展厅,呈现“志喻金汤——健锐营历史文化展”,近百件展品带观众领略清代“特种部队”的前世今生。

团城演武厅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是北京仅存的集城池(团城)、殿宇(演武厅、东西朝房)、西城楼门、碑亭、校场为一体的别具特色的武备建筑群,古建艺术风格独特,建筑宏伟壮观。历经270余年,依然巍峨矗立,雄风犹在,展示着传统武备建筑的风采。

团城演武厅又称健锐营演武厅,俗称小团城,主要建筑有实胜寺碑亭、西城门楼、演武厅、团城、石桥等。其建筑布局充分体现了清代城池武备建筑的特色,是研究清代历史、建筑艺术、建筑规划等课题的重要实物资料。

团城演武厅为环形城堡式建筑,其外有护城河围绕,跨河与城门相对筑有两座汉白玉石桥。

跨过青石铺就的演武厅小石桥,穿过刻有“志喻金汤”玉石匾额的北城门。

南城门对应的是“威宣壁垒”四个字,

东、西城垣各有一条马道通达城顶。沿着团城马道台阶拾级而上,就是著名的团城。

这座椭圆形的城池东西直径不过50米、南北40米、城高11米,的确小得名不虚传。但置身城中却并不感觉其小,发现这与演武厅的地理位置有关,它依山而建,绵延的西山是它天然的屏障,北东南三面则是开阔的平地——这样的视野自然在心理上感觉团城很高。


团城是团城演武厅现存主要建筑之一,又称“看城”,俗称“鸭蛋城”,为平面椭圆形城堡建筑,东西直径51.2米,南北直径40米。城墙为青色大城砖砌筑,高11米、宽5米、周长仅190米,围成一个1800平方米的圆形空场。

团城的主要作用,一是作为皇帝阅武之用,皇帝登马道上城,在城上观看远处健锐营士兵演武。其次是保护皇帝安全,皇帝来演武场阅武,如遇到安全威胁则将团城南北两个城门关闭,高大的团城是安全的堡垒,可抵御外敌。

团城建有南北城楼,南城楼面宽五间,北城楼三间,皆四周围廊,重檐绿琉璃瓦剪边歇山顶。

北城楼面阔三间,四周围廊,重檐歇山顶绿琉璃瓦剪边,带斗拱,上层檐为重昂无踩斗拱,下层檐为单翘单昂五踩斗拱。

北城楼楼内有一座巨大的卧碑,碑文为乾隆皇帝御撰《御制实胜寺后记》,以汉、满、蒙、藏四种文字题刻,记述了健锐营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中立下的赫赫战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从北城楼顺着两侧的城墙,来到了南城楼。

南城楼面宽五间,四周围廊,重檐歇山顶绿琉璃瓦剪边。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资料记载南城楼内原来放置着床和痰盂等用具,是演武检阅时皇帝与官员们休息的场所。

团城内的东西两侧有东西值房。为太平安乐 健锐营旗营文化展。

东值房

西值房

从团城南城门出来,面对的就是演武厅的北门,从演武厅的两侧绕至南侧就是演武厅的正门。

团城演武厅位于整组建筑的中轴线上,坐北朝南。单檐歇山顶绿琉璃瓦黄剪边,其四条戗脊和抱厦的两条戗脊上各有五个脊兽,反映了演武厅的建筑等级是比较高的。

前有三间抱厦,两侧有廊。面阔五间,广21米,进深二间,深10米。在抱厦的屋檐下正中悬挂有匾额,黑漆底上有爱新觉罗·毓岩所书“演武厅”三个金色大字。抱厦前砌有宽大的月台,大清的乾隆、嘉庆、道光、光绪皇帝曾在这里数十次检阅过健锐营将士。

演武厅的正中设皇帝宝座,是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1《内务府陈设册》5319号档案复原的演武厅家具,包括围屏、宝座、足塔、地台和香几等,并配以地毯、坐褥、迎手、毡套、瓷器等装饰品。两侧悬挂乾隆皇帝御书的对联:“选士励无前远宣伟绩,练军垂有久永视成规”。



演武厅的东西配殿又称东西朝房,面阔五间,是大臣陪同皇帝检阅健锐营操练的地方。西朝房20世纪50年代时被拆毁,只剩基础,1996年原址复建。东朝房在20世纪初被八国联军焚毁,2000年原址复建。

西城楼门位于演武厅西南,用西山毛石所筑,因立面呈梯子状,又称梯子楼,是健锐营八旗会操指挥官操演士兵的号令台,面宽24米,高4.2米,正中为一横券门洞,两侧有台阶通达顶部。

西城楼的北侧,演武厅南面为演武场,场面宽阔而平坦,健锐营数千将士在此会操,演练马步射箭等技艺,现为箭场。

网络图片

校场东南侧为放马黄城(今已无存),由一段弧形的城墙和7座碉楼组成,城墙上有土城门5座,健锐营士兵接受检阅时,骑兵列队埋伏在放马黄城内,待到令下,骑兵从城门飞马而出,在演武场内进行各种骑射演练。

网络图片

在演武厅西南部,有一座重檐歇山顶,黄瓦红墙,四面开门的古建筑,这就是乾隆皇帝为了表彰健锐营的战功而修建的御制碑亭。亭内竖立着一通四棱柱体式石碑,通高5.6米,四面雕二龙戏珠。碑额篆书“御制”二字,四面分别用满、汉、蒙、藏文书撰写碑文,记述了大小金川战役和在西山建实胜寺并组建健锐营的经过。

网络图片

在演武厅西南一公里处,有一座主体建筑为石质厅堂,名“来远斋”,因与百余株白皮松共处,俗称“松堂”,实为团城演武厅附属建筑,是乾隆皇帝在团城演武厅阅兵休息时用膳、为征伐大小金川凯旋将士设宴庆功之地。


香山健锐营是清王朝的一支特种部队,在乾隆、嘉庆间渐至鼎盛,在开疆拓土、维护统一和巩固政权方面战功卓著。但它也随着清王朝的灭亡,不可避免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2.刀光剑影悄然远去,团城演武厅岿然独存,成为一段历史的实证。

百余年来,在北京西山一带留下了社会风俗、人物故事、建筑遗迹、地名传说、碑文档案等丰富的人类学资料,为今天我国在多元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不同民族成员作为行动主体的全面发展和文化记忆的当代再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实证和积极的借鉴。种种盛景,蔚为大观,故有清一代,被辟为皇家苑囿胜地,列于“三山五园”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