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位于四川省西南。
原始社会时期,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生产劳作。

原始社会时期的地图
战国时期,先是属于蜀国,到了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时期,出兵灭了蜀国,设置了蜀郡。

战国时期的地图
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全面推行郡县两级制,将天下分成三十六个郡来进行治理,仍隶属于蜀郡管辖,境域内设立的严道县归属蜀郡辖领。

秦朝时期的地图
西汉时期,隶属于益州刺史部的蜀郡管辖,境内设立的青衣、徙县、严道、苲都、旄牛等县,归属蜀郡辖领。

西汉时期的地图
东汉时期,隶属于益州刺史部的蜀郡属国管辖,辖领有汉嘉、徙县、严道、旄牛等县,治所设在汉嘉县。

东汉时期的地图
三国时期,三国鼎立,属于蜀汉的势力范围,隶属于益州的汉嘉郡管辖,汉嘉郡下设有汉嘉、徙县、严道、旄牛等县,郡治设在汉嘉县。

三国时期的地图
西晋时期,仍隶属于益州的汉嘉郡管辖,汉嘉郡辖领有汉嘉、徙阳、严道、旄牛等县,郡治设在汉嘉县。

西晋时期的地图
隋朝时期,隶属于临邛郡管辖,下设有严道、临邛、依政、临溪、蒲江、卢山、名山、汉源、沈黎等县,郡治设在严道县。

隋朝时期的地图
唐朝时期,初始时,将天下分成十道来进行治理,隶属于剑南道的雅州、黎州分别管辖,雅州辖领有严道、卢山、百丈、名山、荣经等县,州治设在严道县;另外设立的东西嘉梁州、中川州、会野州、罗岩州、当马州等州归属雅州都督府统领。黎州设有汉源、飞越、阳山等县;另外设立的河东、大渡、上贵、贵林、米川、归化、上钦、合钦、邛冻、邛川、护邛等州,归属黎州都督府。

唐朝时期的地图
北宋时期,隶属于成都府路的雅州、黎州、西山野川诸部、两林部分别管辖,雅州设有严道、百丈、卢山、名山、荣经等县,州治设在严道县;黎州下设汉源县,州治设在汉源县;西北部分区域归属西山野川诸部辖领;南部部分区域归属两林部辖领。

北宋时期的地图
南宋时期,宋金对峙,属于南宋的势力范围,仍隶属于成都府路的雅州、黎州、西山野川诸部、及其他诸部分别管辖,雅州设有严道、卢山、百丈、名山、荣经等县,州治设在严道县;黎州设有汉源县,州治设在汉源县;西北部归属西山野川诸部;南部归属其他诸部辖领。

南宋时期的地图
元朝时期,分别隶属于宣政院、云南行省两地管辖范围,雅州辖领有严道、泸山、百丈、名山、荣经等县,州治设在严道县;黎州设有汉源县,州治设在汉源县;南部部分区域归属云南行省辖领。

元朝时期的地图
明朝时期,隶属于四川布政司的雅州、黎州安抚司、天全六番招讨司、甘思宣慰司、四川行都司分别管辖,雅州辖有雅州、芦山、名山、荣经等州县,州治设在雅州;天全六番招讨司和黎州安抚司辖领各自应辖区域;西北部分区域归属甘思宣慰司辖领;南部区域归属四川行都司辖领。

明朝时期的地图
清朝时期,隶属于四川省的雅州府、宁远府分别管辖,境内设立雅安、芦山、全州、名山、荣经、清溪等县,府治设在雅安县;南部少部分区域归属宁远府辖领。

清朝时期的地图
注明:1.该历史地图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编纂,1982年出版。2.黑色字体是古代的地理标识;为了方便大家识别方位,黄色字体为现在的地理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