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黄寺座落于北京中轴路中段西侧黄寺大街路北,始建于公元1651年(清顺治八年),是清世祖顺治皇帝为接待进京朝觐的第五世达赖喇嘛而修建的,俗称“达赖庙”,此后逐渐成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所派贡使的居住地。

因东有东黄寺(顺治八年修建,已不存),清代习惯称两者为“双黄寺"。清初以达赖喇嘛综理黄教(指藏传佛教格鲁派),进而修建了这两座寺庙为驻锡之所,故庙以“黄寺”命名,是北京地区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现仅存西黄寺的清净化城塔院。

清乾隆四十五年六月(公元1780年),第六世班禅大师为祝乾隆皇帝七十寿辰,从后藏前往承德避暑山庄,并在祝寿活动后,随皇帝一道回京,驻西黄寺。

为欢迎远客来访,西黄寺内添建牌坊一座,并于雍和宫内修建班禅楼、戒坛楼,供其讲经与休息之用。同年十一月六世班禅身染天花,圆寂于寺中,朝野震惊。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乾隆帝下旨于西黄寺西侧修建清净化城塔及塔院,将班禅之衣履经咒等物置与塔中,以志殊胜因缘。

清净化城塔,亦称“西皇寺塔”,为北京现存四座金刚宝座塔之一,是清乾隆皇帝为纪念在西黄寺内圆寂的六世班禅所建之衣冠塔,故又称“班禅塔”。

该塔精巧地融合了印、藏、汉三种建筑艺术风格,为国内金刚宝座塔中的精品。

“清净化成”为佛教术语。通俗而言,远离恶行的过失,远离烦恼的污染,称为“清净”。

清净化城塔院为三进院落,采坐北朝南、中轴线对称布局,占地面积约1.9万平方米

清代东、西黄寺建筑规模宏大,金碧辉煌。两寺规格极高,是仅次于雍和宫的藏传佛教寺庙,香火鼎盛一时。